王庸(中国艺术研究院前任副所长、研究员):
我觉得如果没有楼上的那些画,他可能楼下的欧洲写生的功夫就不可能这么好。我觉得作为一个画家来讲,他的创作是完全自由的,选择什么题材,他自己的爱好,特别是他无论画欧洲的建筑也好,画山水也好,画黄土高原也好,都是他自己的一个选择。没有什么不可以画的。所以刚才有的先生说希望他多画点现代城市题材或者说不画西洋的建筑,我觉得这个和画家本人没有太大关系,自己愿意画什么就画什么,尤其是他现在已经退休了,是一种完全放松自由的状态,而且他自己的自述我也看了一下,他说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这么一种平和而自由的心态我觉得就是随心所欲吧,愿意画什么就画什么。再有就是我也比较喜欢他的欧洲写生系列,我觉得这是题材上对传统中国画的一个挑战和突破,因为在前一段,中国文联搞了一个画展,叫“同一个世界,中国画家彩绘联合国大家庭”,就是让中国画国画的这些画家,画世界各国的风情,有的是景物,有的是人物,有的是花鸟,还要准备到联合国总部去展览。这个事情本身我觉得是有意义的。但是我们在评审的过程当中,就发现了我们中国画家画国外的风景有两种不足和倾向。一个是一味地追求所谓的洋味,画得不像国画了,完全是模仿西方的光影、色彩,好像油画一样。再一个就是传统笔墨,确实是功力很深厚,画出来不像是外国的风景,就像是中国的山水加了个外国的名字。而我觉得戴先生他的欧洲写生可以说把这两个东西柔和起来了。他画的是外国的他喜欢的风景,但用的是中国的笔墨。至于现代不现代我觉得是无所谓的。比如法国的克莱尔说的艺术永远也不可能现代,艺术永恒的回归起源。只要你画的画好、美,就无所谓现代和传统,就是好画。而戴先生在画这批欧洲写生的时候,我觉得他就突破了西画的所谓的观念,吸收了中国传统画的理念。虽然是写生,但是加入了很多主观的成分,尤其是笔墨的改造。而且我特别喜欢的一点就是他画的基本都是纯水墨的,色彩很少。我觉得他色彩的运用好像也不如纯水墨的东西成熟。所以为什么刚才好多先生一看就说是中国人画的西洋建筑,这跟他纯水墨的运用很有关系。这就和西方的绘画拉开了距离。而且他的水墨确实做到了墨分五色,有层次,有色彩感,有的就叫某种色彩。给人的感觉非常的新鲜。我也特别喜欢他的《科隆教堂》,从这幅《科隆教堂》我联想到莫奈画的《鲁昂教堂》,那是有色彩的,朦胧的,用色彩画那种朦胧的油画的笔触。而戴先生的《科隆教堂》,是用一点湿墨在下面,然后逐渐加深,再加一点干墨的皴,这个效果特别好。就像中国传统的山水的画法,用在西方的古典建筑上,画到这个上面,效果特别好。就和莫奈的《鲁昂教堂》我觉得是异曲同工。而且他的很多作品,如果设想给他加上色彩的话,很浓重的色彩,那么就接近印象派和后印象派例如梵高他们的作品,但是他是用纯笔墨来表现的。所以我觉得他在用中国的笔墨来表现西洋风景方面,确实作出了一定的贡献。而且其中有些把西方的光影,也适当的运用到里面来。但是有的度把握的非常好,吸收西方的东西,比如《塞纳河的夜景》画得很好。但是如果说特别强调光影,我觉得有个别作品,特别强调明暗光影,反而失去了中国水墨画的特点,让人感觉就纯粹是西画式的写生了,而不是中国笔墨画的西方风景。而且我还觉得像刚才谈到意境问题,我觉得他的西方的这些欧洲写生,有的很有意境,包括刚说的《科隆教堂》,那种沧桑感,古拙的这些东西都有。但是有的中国的山水倒是意境挖掘的不够。再有笔墨上来讲呢,我觉得没有楼上的基础就没有楼下的作品。但是我觉得还可以适当的从中国传统笔墨当中更多的吸收一些东西放到欧洲写生里面来,让画面更丰富,我觉得这样肯定会创作出更多更好的类似欧洲写生的这样的作品来。总之,我很喜欢戴先生的画,祝贺他展览成功。谢谢
王庸
王宏建(原中央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博士研究生导师)
我谈一点感想,谈得短一点。戴先生这次展览,有小幅的写生,也有大幅的山水创作。我想我看了以后,无论是小幅的写生也好,创作也好,关键是能够拿出能震撼人心的经典的作品。我和刚上面几位同志谈的,特别是王庸谈的有个共同感受和看法。比如说他这个封面《科隆教堂》。我觉得这就是一个很成功的单独的作品。虽然它是一幅写生,但它是一件创作,一件完成的作品。这里我就揣摩一下戴先生在写生过程中是怎样进行的?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观察外物,观察自然,观察欧洲那些景象?又怎么样去表现出来?我在这里估计他观察自然的方式是用他自己的东西,文化的、哲学的、美学的东西去看欧洲,和西方人欧洲人看的方式肯定是不一样的,和画家和一般人旅游者看的方式肯定也是不一样的。刚才王庸谈的和我的感受一样,我就联想到莫奈的《鲁昂教堂》,效果很像,像印象派,可能有印象派的东西。但是我想肯定不一样。莫奈肯定是写生,我不知道戴先生是不是写生,肯定是对着教堂在写生,但是表现起来又不一样。因为我们大家都去过德国科隆,这是欧洲最著名的教堂之一。还有前面的意大利米兰,一个是宏伟,高耸入天,黑,高。可是科隆教堂前面的那个广场很小,你顶到头也看不到这个效果。除非把自己拿起重机升高了,或者拿望远镜看才能看到这种效果。所以我想他一定是在观察自然欧洲的景色的同时给自己有很多感受,然后用自己的笔墨、语言表达出来。我看来看去,一看就知道是教堂,肯定就是科隆教堂,特别是它的这个尖塔,但又像我们中国的独特的山水画,又像山。他的笔墨之间表现了很多如果没有一定的文化(表现不出来的东西)。我也能够体悟到但还不能完全领悟到的这些东西。他的用笔有枯笔,有皴擦,还有后面西班牙还是罗马的那个广场,我个人认为是很经典的作品。他笔墨是一方面,另外其中某一个局部细节一定有画家的考虑。比如说前面的米兰教堂,这个肯定是画的其中的一个局部。他肯定在画几个小的细节符号的时候都有画家的考虑。考虑什么?我们作为观赏者就慢慢去揣摩。但是从这里我想到一点就是画家在写生和创作之间,看到戴先生的画后我发现过去我理解的肯定有一些不太对。过去我们教学生,给学生讲要写生。观察自然、观察社会、观察人生、观察外物,忠实地去表现和记录出来,为创作在做准备。实际上成熟的画家在写生中就用他独特的艺术语言、绘画语言、笔墨来以写生为契机在表现和说自己的话。我看了不知道戴先生是不是这样,我有这个启发和感受。实际上我现在感觉到我们的画家,在表现的时候特别是表现山水也好、自然也好、城市风光也好,都不是重要的。那个国家大剧院,刚才先生讲的,我们非要去表现它吗?即使它很伟大很辉煌,但表现这么伟大建筑的画并不见得伟大。你表现很小的一个东西,你的画有可能是很成功的。所以,包括观察自然以后,一定要体现出画家的“我”来。在戴先生的展览,特别是一楼这些小画的写生,还有二楼的一些大画,包括他很多用笔,我仔细看了,一些小画和大画是一致的。包括很多局部的地方,包括用笔皴擦,他独特的那些用笔在表现什么我也不知道,希望戴先生以后在总结自己的创造的时候给画界给观者一些更多的启发。他一定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和感受。对绘画、对艺术、对自然、对文化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通过这些东西大幅的山水画的创作和这些写生,在传达出来,在说出来。所以我整个感觉到,虽然以前教学行政工作很多,这些年才集中回到创作中来。但他一直在坚持讲自己的话,自己对生活对自然对艺术对绘画的独特的感受,这种感受我想随着今后再创作再写生,你的画可能越将深刻,越有逻辑性,越有感染力。我觉得戴先生这个画展是很成功的。谢谢。
王宏建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4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